聊城大力推行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通过政府统筹引导、多元建设模式等措施,显著降低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方便居民充电需求,提升社区生活质量。

聊城为了破解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的难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市已经建成了11.7万个充电端口,火灾同比下降了17%。政府统筹引导,消防、住建等多个部门调研并征求市民意见,制定了扩源增容的政策,并出台了配建措施。新建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成为了消防审批的前置条件,现有小区也在努力提升充电设施的配比。政府还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老旧小区的充电设施建设。
为了更好地解决充电难题,聊城推行了三大激励保障措施。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内容被纳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对既有社区的充电设施建设免予审批手续,还推广了住宅电梯智能阻车系统安装,并给予最高1000元的补贴。此外,聊城还落实了“三零”服务政策,确保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价格不高于居民电价。
聊城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方面的努力,值得各地借鉴。首先,政府的统筹引导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多部门协作,从政策制定到资金支持,都体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其次,多元化建设模式和激励保障措施的推行,不仅解决了老旧小区充电难题,还提升了社区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普及,使得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和安全。同时,聊城还注重激发国企和市场的主体作用,既提高了建设速度,又保证了服务质量。总体来看,聊城的做法不仅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火灾风险,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