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楼市快讯 > 正文

我区住房保障工程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新疆经济报  2015-07-30 09:05

[摘要] 编者按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自治区成立60年来,尤其是 次 新疆(楼盘)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党委、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连续六年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一批批民生项目的实施和建成,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更增强了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

编者按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自治区成立60年来,尤其是 次 新疆(楼盘)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党委、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连续六年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一批批民生项目的实施和建成,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更增强了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的信心。本报从今日起开设“辉煌60年·民生绘新篇”栏目,多角度、多层次展示我区民生建设取得的硕果,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于兮

廉租房里笑声阵阵,安居富民房中歌声悠扬,定居兴牧房外乐曲飘荡…… 次 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我区在“住有所居”这副民生棋盘上频频落子,尤其是安居富民工程连续4年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综合考评中名列榜首。

从一项项具体的政策,到一个个有力的措施,我区住房保障接二连三的大手笔,让天山南北各族百姓不断实现安居梦。在我区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同时,和谐社会根基也得到进一步夯实。

住房保障工程安民心

“没搬迁时,我们天天提心吊胆地生活,现在,我们一门心思想着致富。”7月28日,住在廉租房里的温宿县居民库尔班尼亚孜·安拉说。他曾是温宿县温宿镇亚瓦沟地质灾害区居民。该灾害区共有居民6000多户,约2.2万人。由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年来,这里的居民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2013年,温宿县启动实施《亚瓦沟地质灾害区居民整体避险搬迁安置工作方案》。“县里抽调百余名干部,全力推进搬迁工程。”温宿县温宿镇镇长艾尼瓦尔·吐尔地说,为妥善安置灾害区居民, 建了廉租房公租房、棚改房,适合安置不同类型的搬迁户,其中廉租房占到80%以上。

现在,原计划历时3年的亚瓦沟地质灾害区居民搬迁安置工程,将实现“3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沟内剩下的百余户居民的新房已建好,很快便可陆续搬迁。

亚瓦沟地质灾害区居民搬进崭新的楼房,仅是我区住房保障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

次 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我区在城市大力实施住房保障工程,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2010年,我区共安排资金45.8亿元,新建廉租住房8.5万套,筹集公共租赁住房1.2万套,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7万户。2011年至今,我区总计 1761.04亿元,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46.16万套(户)。

“各安其居而乐其业”,解决百姓安居问题,是民生的重要切入点。5年多来,天山南北住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我区各族群众的“住有所居”梦不断变为现实。

安居富民工程暖民心一排排安居富民房错落有致,一个个增收项目引人关注……在外人眼里,现在的尼勒克县加哈乌拉斯台乡加哈乌拉斯台村完全变了个样。“以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破破烂烂几间小土坯房。”村民何秀萍说,“2012年我享受到了2万多元的房屋补贴政策,终于住进了一套80平方米的安居富民房。”“新房抗震性能好,又宽敞又亮堂,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她说。居所改变的同时,加哈乌拉斯台乡没忘记发展产业助农增收,他们精心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目前,加哈乌拉斯台村的林果种植面积有3000多亩,年产打瓜子500多吨,村民们靠特色种植走上了致富路。像加哈乌拉斯台村面貌变迁的例子,在天山南北不胜枚举。5年多来,我区安居富民工程补助标准为户均28500元,各地农民建新房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每年全疆安居富民工程计划任务约30万套,但年年都会超额完成。同时,各地安居富民工程在规划之初就结合实际,为农民培育致富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此外,安居富民工程仅培训农村工匠和转移劳动力就达到100多万人,直接带动农民增收50多亿元,真正成为我区各族农民的“得民心工程、惠民生工程、促民安工程”。

2011年至2015年,在国家、自治区、援疆省市的鼎力支持下,我区安居富民工程项目总 1152亿元,共计完成安居富民工程150万户建设任务。天山南北农牧民在家园变迁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舒适和安逸,更多的是幸福与尊严。

定居兴牧工程乐民心

“以前哪里有草场,家就在哪里,受的罪太多了。”作为定居兴牧工程受益牧民之一,巴合提汗·沙黑多拉现在住进水、电、暖、厨、卫一应俱全的新房,真正感到了牧民定居工程是跨时代的变革。

巴合提汗·沙黑多拉是昌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族乡努尔加村牧民。过去,牧区经济是典型的“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一直处于“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增点产”的不稳定局面。由于畜牧业自身经济实力很弱,巴合提汗·沙黑多拉一家的生活一直没什么大起色。

事实上,“逐水草而居”的牧区画面背后,隐藏的是马驮人赶、游走放牧的艰辛。要改善广大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牧民定居是必由之路。作为实现保障牧区与全区农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我区2011年至2014年,共 99.2亿元,完成8.97万户游牧民定居任务;2010年至2013年,我区总 32.5亿元,开工建设27项定居兴牧骨干水源工程。

实现“定居”只是 步,“兴牧”继而“兴业”才是自治区党委的更高追求。5年多来,自治区积极引导牧民转变生产方式、突出产业支撑,以提高牧民素质和牧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生态型新牧区。

“现在,驼奶已成为我家致富的新渠道。”阜康市水磨沟乡水磨新村骆驼养殖大户哈斯木·托呼塔汗谈起定居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深有体会。近年来,水磨沟乡除实施定居兴牧工程外,还为每户建起一座200多平方米的牲畜暖圈,推动发展养殖业。

哈斯木·托呼塔汗幸福的定居生活并不是个例。目前在我区牧区,能够快速脱贫致富的大部分是搬进定居兴牧新房后踏实肯干的牧民。他们有的将牲畜交给别人代牧,自己在种植和家庭养殖上下功夫;有的边经商边种地,在种地的同时开办商店、经营农家乐、跑跑小生意;有的把地租给别人,自己给种地大户打工,同时有两份稳定收入。可以说,伴随着定居兴牧工程的推进,天山南北广大牧区正发生着巨变,一曲草原新牧歌正在新疆大地唱响。

题图①:2014年11月21日,乌市跃进街阳光雅居二期小区,蓝天下,一幢幢安置楼房拔地而起。近年来,乌市陆续启动黑甲山 、跃进街 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圆了很多百姓的“安居梦”。

本报记者马元摄题图②:7月3日,和田地区皮山县正在装修的安居富民房。

本报记者张万德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