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 > 正文

5年内聊城公共文化要解决五件惠民大事

聊城房天下  2015-11-12 09:09

[摘要]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2015年到2020年期间,聊城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2015年到2020年期间,聊城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明确了2015年至2020年聊城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

读书看报更加方便

2015年至2020年期间,聊城的公共图书馆、县乡村三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机构须配备图书、报刊和电子阅读书刊,并免费提供借阅服务。

市、县建立三级(市—区—街道,县—乡镇—村或社区)公共图书馆整合公共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藏书资源,实行总分馆制。

到2020年,市级图书馆、群众艺术馆达到国家一级,东昌府区图书馆、文化馆、阳谷图书馆、文化馆、冠县图书馆达到国家二级以上,市属开发区建成综合性文化中心,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综合文化中心)达到国家三级,行政村和社区建有符合标准的文化大院(综合文化中心)和文体小广场,面积分别不低于200平方米、500平方米。

市图书馆免费开放,中心馆、总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8;镇(街道)分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0;村(社区)分馆、农家书屋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24。镇、村两级图书分馆应因地制宜,实行错时开放。

县级人均藏书量(含公共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藏书)1.8册以上;人均年新增购书经费不少于0.2元。

市、县(市、区)图书馆每年组织流动服务不少于12次。各级人民政府每年指导举办1次本辖区的全民阅读活动。

城镇主要车站、商场、广场等公共场所和人流密集地点设置阅报栏或电子阅报屏,提供时政、“三农”、科普、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每天更新不少于2类。

听广播看影视更舒心

到2020年,聊城实现城乡应急广播体系全覆盖,为全民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在划定的直播卫星服务区内,通过直播卫星提供不少于17套广播节目,通过无线模拟免费提供不低于6套广播节目,通过数字音频免费提供不低于15套广播节目。

在划定的直播卫星服务区内,通过直播卫星提供25套电视节目。全市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基本建成,提供不少于16套无线数字电视节目。未完成无线数字化转换的地区,提供不少于5套电视节目。

为农村群众每村每月免费放映1场数字电影,合理调整放映结构,国产新片(院线上映2年内)比例不少于1/3。每学期为中小学生免费放映2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有条件的县(市、区)为农民工每月放映1部影片。

参加文体活动更便捷

到2020年,市民可免费参加市群众艺术馆、县级文化馆每年组织不少于100次的群众文体活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30次,村(社区)有1-2个常年坚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在一定区域内影响较大的品牌文化活动,年开展综合性文体活动不少于5次。

公共文化体育机构免费指导群众性文体活动常态化发展。工人文化宫每年组织2次以上市、县级公益性职工文体活动,开展日常群众性文化活动。

免费送地方戏曲等文艺演出,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计划。国办剧场等每年为群众提供免费或优惠的高水平文艺演出。市属文艺院团排演厅每月举办一场“开放日”免费演出活动。

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常年设有基本陈列,每年举办公益性专题展览不少于4次。公共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县级文化馆等每年分别举办免费展览展示不少于12次。

公众教育机会更多

到2020年,市群众艺术馆、县文化馆每年举办不少于80次的公益性培训,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每年不少于20次;公共图书馆每年举办公益讲座,市级不少于50次,县级图书馆不少于30次。博物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举办公益培训、讲座、辅导每年不少于12次。

完善“图书馆+书院”模式,公共图书馆建成符合标准的尼山书院,具备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情趣培养等功能。城乡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立儒学讲堂。

完善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体系,县级在博物馆、规划馆、文化馆或其他公共文化单位,乡镇、村(社区)在公共文化场所设立介绍当地历史文化沿革、风土人情、历史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展示。

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市乡镇(街道)和有条件的村(社区)建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提供上网服务。

县及县以上依托公共文化机构建有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群众满意度评价等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建立群众需求反馈机制,为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

文体设施开放更广

到2020年,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文化馆(站)、纪念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错时开放时间不低于开放时间的1/3。

县级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应免费、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免费提供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

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科技馆、中小学校课外活动基地等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公共图书馆配备盲文书籍,开展盲人阅读服务。

各级文化、体育场馆每年组织开展针对残障人士、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文化活动。

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参观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实行门票减免,文化遗产日全民免费参观。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