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聊城9项目入省级非遗推荐项目名单

聊城晚报  2015-11-23 15:04

[摘要] 11月中旬,省文化厅发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

11月中旬,省文化厅发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经推荐申报、形式审查、专家小组初评、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等四个程序,提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95项。其中,聊城9个项目成功进入省级非遗推荐项目名单进行公示。

记者注意到,山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聊城进入推荐名单的9个项目分别是:运河秧歌、高唐落子舞、高唐丝调、聊城梅花拳、聊城义安成高氏烹饪技艺、聊城山东梆子、茌平董庄中堂画、阳谷石佛鲁庄造纸技艺和东阿二郎拳。

新闻延伸

9个公示非遗项目各有各的绝活

东昌府区运河秧歌作为传统舞蹈进入公示名单。“运河秧歌”是流行于聊城一带的一种综合性舞蹈表演形式,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它形成于明代,以“伞棒舞”为雏形,后经过300多年的传承与演变,逐渐形成了现在秧歌队的模式。东昌府区梁水镇梁闸村是“运河秧歌”的发源地。2006年,运河秧歌选入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传统戏剧的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还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聊城山东梆子,已被列为聊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舞蹈高唐落子舞,又称“打落子”或“落子”,是广大劳动群众自己创造、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醉人的民间风情,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高唐落子舞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早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发源地在高唐县赵寨子镇倪堂村。

曲艺高唐丝调又名高唐四平调,是流行于高唐城乡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它始于民国,盛行于新中国成立前后。因其优美绵长、飘逸柔和,犹如老蚕吐丝,故名曰“丝调”。

传统体育东昌府区的聊城梅花拳,又称梅花桩,因过去练功和技击都在桩上练习而得名。在近代,练功由桩上改为在地上,故又称“落地梅花”。梅花拳取梅花傲雪、花开五瓣、拳出五式、朴实无华、独领风骚之意。梅花桩拳入选聊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美术茌平董庄中堂画,始于1571年(明隆庆五年)。河北省清河县人董月迁移到董庄落户,到其第六代董继白的花鸟画就有了一定的水平。董庄中堂画技法上来看以工笔为主,过去主要是照谱描绘,内容题材上以清朝的董立元的人物为代表,包括《三仙炼丹》《麻姑献寿》《八仙》《禹王锁蛟》《福禄寿图》《八骏图》等。

阳谷是古代造纸术鼻祖蔡伦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石佛镇鲁庄也叫蔡伦村。至今,阳谷县石佛乡鲁庄一带仍保存着蔡伦的抄纸传统工艺,在这里几乎家家都会抄纸。

传统体育东阿二郎拳,为鲁西武术大师陈正关所传。陈正关是东阿县刘集镇北双庙村人士,自幼练武,闯荡江湖多年,遍访名师学艺,擅长擒拿、短打、点穴、杨家枪法,精通各种兵器。东阿二郎拳风格古朴雄浑,节奏分明,技法清晰,以勇见长。

聊城义安成高氏烹饪技艺已有140年的历史,早在清光绪元年,高文平的曾祖高凤仪就在古城楼东大街开办了义安成饭馆。2014年,义安成高氏烹饪技艺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