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明年后 聊城城区将新建7所小学

聊城晚报  2015-12-02 09:13

[摘要] 昨日,记者从东昌府区教育局获悉,《2015-2017年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

昨日,记者从东昌府区教育局获悉,《2015-2017年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按照《方案》,2016至2017年,两年内聊城城区将新建7所小学,在政策、措施等各方面向农村倾斜,让农村孩子能就近接受优质教育,到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零择校”目标。

现状:城区小学资源紧张 初中压力不大

目前,东昌府区共有小学123处,在校生93427人,教学班1980个,平均班额47人。

其中,城区有公办小学27处,在校生56519人,教学班956个,平均班额59人;城区民办小学10处,在校生9645人,教学班303个,平均班额32人。农村小学86处(含18个教学点),在校生27263人,教学班721个,平均班额37人。

城区公办小学按标准班额每班45人计算,需要1270个教学班。就目前情况来看,解决聊城城区大班额问题需要净增加314个教学班。预计2017年年底,城区在校生人数将达到66067人,按标准班额每班45人计算,需要1469个教学班。

在目前情况下,如果到2017年年底解决城区公办小学大班额问题需要净增加513个教学班,根据现有学校规划,到2017年,现有学校可容纳1162个教学班,实际需要新增307个教学班。

结合目前缺编情况,新增一个班按2.2名教师配备,需新增教师1088人。

目前,东昌府区共有初中学校31处,在校生42469人,教学班870个,平均班额49人。

其中,东昌府区城区公办中学(含分校)共9处,在校生11266人,230个教学班,平均班额49人,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班额;民办初中11处,在校生24904人,教学班490个,平均班额50人;农村初中学校11处,在校生6299人,150个教学班,平均班额42人。

城区公办初中按标准班额每班50人计算,需要229个教学班;就目前看,城区公办中学不存在大班额问题。预计2017年年底在校生人数将达到14450人,如果按标准班额每班50人计算,需要290个教学班,需要净增加60个教学班。

从目前城区公办中学的现状来看,到2017年年底,聊城四中、聊城四中西校、聊城六中、聊城八中能够解决大班额问题;大班额问题严重的是聊城七中和实验中学北校区,其次是水城中学和滨河实验学校。

规划:新建小学7处,改扩建小学6处、初中1处

2015-2017年城区中小学新建、改扩建工作方案:

投资89214.26万元,新建小学7处,改扩建小学6处、初中1处,新增用地336.751亩,新建校舍184448平方米,新增教学班510个,新增学位23090个。同时,需新增教师1168人(仅按新增教学班计算),城区小学平均班额将下降至45人。

分年度建设:

2015年,投资2280万元,对第二实验小学进行改扩建,新增用地8亩,新建校舍7800平方米,完成后,新增教学班31个,新增学位1395个。届时,需新增教师69人。

2016年,新建4处小学,改扩建小学3处、初中1处,新增用地228.161亩,新建校舍137275平方米,总投资57458.26万元,完成后,新增教学班337个,新增学位15305个。届时,需新增教师784人。

2016年新建的4所小学分别为:在南部行政新区建设东昌外国语学校、在站前南路建设张油坊小学(含幼儿园)、在花园北路建设花园路小学(含幼儿园)、在嘉明工贸区建设嘉明第二实验小学;改扩建的小学为育红小学、滨河实验学校、嘉明实验小学;改扩建的1所初中为聊城七中。

2017年,新建3处小学,改扩建小学2处,新增用地100.59亩,新建校舍39373平方米,总投资29476万元,完成后,新增教学班142个,新增学位6390个。届时,需新增教师315人。

2017年新建的3所小学分别为,位于站前北路的站北小学、位于花园南路的皋东小学、位于体育公园南邻奥森花园小区内的奥森外国语小学;改扩建的2两所小学为红旗小学、站前实验小学。

目标:到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零择校”

为解决大班额问题,区政府成立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在积极争取省、市资金的基础上,区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城区中小学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将所需资金列入区财政预算;对财政不足部分,在做好预算的基础上,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

创新办学模式,支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中小学;积极探索和社会力量之间国有民办、民办公助、混合股份等合作办学模式;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的前提下,鼓励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合作办学。

通过派出公办教师支教、落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同等待遇、购买民办学校服务等措施促进非公办教育的发展,大限度地扩充教育资源。

凡经区教育局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在职教师,其社会保险金分别由学校和个人按规定比例承担。单位缴纳部分由学校承担50%,区政府财政资金补助50%。

关注农村教师队伍的成长,在政策、措施等各方面向农村倾斜;强化城乡之间师资交流,着力改善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扎实开展名校带分校、合作办学、学区化管理等,着力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让农村孩子能就近接受优质教育,到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零择校”目标。

根据学校编制情况,合理配备教师资源,新招录教师优先解决农村学科性缺编问题;对新建学校、改扩建学校根据新增教学班情况,及时配备教师。

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划片招生”招生政策,在保障进城经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前提下,严格中小学学籍转接管理,严禁“人籍”分离现象。

□相关新闻

“十二五”期间

东昌府区教育投资达8.75亿元

本报讯(记者刘敏)“十二五”期间,东昌府区投资8.75亿元,极大地扩充了教育资源,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投资5153万元,完成19处镇办农村幼儿园园舍和内部配套建设任务,已有11处通过省级乡镇中心幼儿园验收。

投资1500万元,建设12个班的实验幼儿园,填补了东昌府区没有省级公办示范园的空白。

投资6亿元,完成城区12处学校的新建或改扩建任务,城区学校新增463个教学班,新增学位23150个,“大班额”的压力显著缓解。

投资1.5亿元,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建设项目76个,完成建筑面积8.46万平方米。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和食宿条件大为改观。

投资2625万元,配备了7500台笔记本电脑,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农村教师“人手一机”工程,投资2585万元,购置1513套“绿色班班通”,实现了城区中小学和农村中学、中心小学全覆盖。

投资近200万元,建起了5座高标准的录播室,投资400余万元,为54所农村中小学配备了教学仪器和设备。

面对群众对优质名校的迫切需求,东昌区深入实施“名校带分校”战略,把水城小学等7处城区新建小学和薄弱学校、侯营镇田庄小学6处农村学校交由城区或镇域内名校带动,区财政投入近千万元用于改善田庄小学、堠堌中心小学等学校的办学条件,迅速扩充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使群众子女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的教育,农村学校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城区学校的入学压力得到显著缓解。

投入2000余万,建起了东昌府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标准之高、规模之大及培训项目之全,在全省都位于前列。至今,已有12万多名中小学生来这里感受从依赖家人到独立生活自主实践的角色转变。在9个镇的中心学校设置了乡村少年宫,开设了免费兴趣班,为学生开辟了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渠道,创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