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聊城今年将投入资金8.39亿元 建设34所学校

房大秘  2018-05-31 08:50

    五月,正是水城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东昌湖上碧波荡漾,古楼大街绿树成荫,凤嗉园内莺歌燕语……旖旎风光散发着无穷魅力,让这座小城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与越来越响亮的旅游城市品牌相比,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市民而言,近年来城区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更加让人欢欣鼓舞——2017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38处,聊城一中新校和聊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建成使用,普通中小学新增教学班2701个;2018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所,建设中小学34处,新增教学班520个,全面解决大班额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教育投入方面的精准数字,体现着民生温度,也彰显着市政府持续改善和提升全市教育事业水平的决心和意志。

教育是的民生。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助推全市教育大发展,聊城市规划局加大专题调研力度,组织编制了《聊城市城区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2015-2030年)》,对我市中小学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与全市有关部门一起,明确任务目标,细化工作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描绘了全市教育发展的新蓝图,唱响了一曲动人的民生之歌。

深入调研 直指“病灶”

明确城区中小学规划建设顽疾

近年来,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整体上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的新阶段。为全面掌握我市城区中小学规划建设的手资料,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市规划局组织人员开展了专题调研,明确了我市城区中小学规划建设中存在的“六大问题”:

——空间分布不均,服务半径过大。从现状分布看,中心城区相对密集,开发区及高新区稀疏,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同时,中心城区部分小学用地局促,发展空间受限。

——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资金短缺突出,影响建设速度。由于资金紧张,中小学建设缓慢,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群众反映强烈的资源紧张、班额过大等突出问题。新建、迁建、扩建等工程进展缓慢,难以全面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生均用地差距较大,教育设施配套落后。城区内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结构分布不合理。很多校园的建设和水平达不到国家、省相关标准,存在用地规模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新建学校滞后于住宅建设,部分不能及时配套。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规划配套的部分中小学与住宅开发不同步,一些亟待配置的学校未能按时建设。教育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需要,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逐步予以解决。

——管理体制不顺。城区中小学分市、区两级办学,两级管理,存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等弊端。

在直指“病灶”的同时,市规划局在调研报告中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深入推行学区化管理模式、建立多元经费筹措机制等建议。这些建议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对于缓解我市“小升初”的择校乱象、均衡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建设资金保障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为城区中小学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立足实际 着眼长远

科学规划搭好“四梁八

根据《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市规划局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综合考虑发展趋势,分近期和远期设定城区中小学布点规划期限,科学制定规划目标、规划思路,严格执行上级有关生均用地指标、建校规模标准等硬性要求,搭建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四梁八”。

市规划局坚持延续性、均衡性、规范性、规模适度、可操作性等原则,明确了城区中小学布点规划目标: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规划期末中小学教育设施配置达到省规范要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成一批省级以上的示范性普通高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协调中小学发展,合理分布优质教育资源。

在规划思路上,市规划局把城区划分为中心生活服务区、东部产城新区、南部旅游商贸区、北部工贸物流区,并按照人口规模设定中小学数量,科学选址、精心规划,在近期规划中明确了建设18所小学、7所初中、4所高中的规划目标。

为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市规划局还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方面的建议。一是建立部门工作协调机制。教育、规划、国土、住建、发改、财政、物价等部门联动,为中小学建设项目建立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加快审批,实行学校建设工程行政事业零收费,服务性收费优惠收取。二是建立分级负担的投入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市级统筹,市、区两级按比例分担,区级政府抓落实”的分级责任机制,对中小学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比例等予以明确,使之法制化、规范化。三是政府主导实施。将中心城区学校建设作为重大惠民工程,列入政府年度工作报告,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建设任务。四是制定聊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管理条例,确保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与城市发展、人口增长相适应。五是强化项目管理。项目建设按照“四制”(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督制)要求,严格执行建设标准,狠抓关键环节,确保有序推进。

以人为本 突出特色

校园规划亮点纷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教书育人的圣地,一个个校园承载着万千莘莘学子求学的梦想,也寄托着众多家长望子成龙的殷切期盼。因此,校园的规划和建设意义重大。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有关事宜的通知》,我市中小学规划建设不断提速。一项数据显示,2015至2017三年来,全市累计投资63.47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12所,全市新增班级2995个,新增学位139781个,新聘教师10287人。今年,我市还将投入资金8.39亿元,建设34所学校(其中新建11所,改扩建23所),增加531个班级,增加24835个学位,建立解决大班额工作长效机制。

学校建设要提速,规划更要走在前头。翻开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日志就会发现,在这100多所新建和改扩建的学校的背后,科学规划的身影无处不在。为提升校园规范化水平,市规划局统筹考虑交通、安全、环保等众多因素,在学校选址、出入口设置、停车位建设、教学楼建筑风格和设计等方面精心谋划,多次召开专项规划调整会议,对多个规划设计方案几易其稿,精益求精,为确保把每一所学校都建成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民生工程、精品工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如今,走进城区一所所漂亮的校园,伴随着扑面而来的书香气息,我们能从现代化的建筑当中感觉到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的设计理念,能从曲径通幽的小路上体会到规划设计者的独到匠心。正是这种既高屋建瓴、又臻于细节的规划,使一个个校园特色鲜明、亮点纷呈。

——为方便家长接送学生,缓解上下学期间学校门口拥堵现状,根据有关规划,自2017年开始,新建学校都配建地下停车场。同时,对于列入改扩建计划的学校,按照规划将会增设停车位及非机动车停车位。

——东昌府区实验小学北校区建筑布局规整,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建筑风格。同时,用连廊将建筑贯穿,方便师生在风雨寒冷天气穿行校园。建筑与廊道穿插形成庭院,加入绿化景观,增加了校园的趣味空间。

——东昌府区阳光小学西校区规划了“人车分流”模式,在主要和次要出入口进行彻底分流,部分机动车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减少对内部教学流线的干扰。次入口设置在校园的另一侧,方便家长日常接送学生。

……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使命光荣艰巨。今年,为解决城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我市将加大城区幼儿园规划建设力度。其中,东昌府区计划新建湖南路实验幼儿园、利民实验幼儿园等10处城区幼儿园,规划建筑总面积52920平方米,新增126个教学班。目前,市规划局对已经对部分幼儿园项目的选址方案进行了批前公示。下一步,市规划局将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项目选址、规划设计等环节效率,继续为全市教育大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学校建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