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跟一位朋友聊天,她说她大姐家的闺女还没大学毕业,就已经跟男朋友同居了,说是他大姐发现之后,气的不行,闺女有闺女对爱情的追求,母亲有母亲的担心与焦虑,吵来吵去,断绝母女关系的话都说出来了。
其实,像这样的事情,法律上的概念应当叫做“非婚同居”,在当今这个观念更加开放、包容性更强的社会上,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不仅仅是大学生情侣,更多的恋爱中的成年男女或是已经谈婚论嫁的准小两口。这样的关系状态虽不违法,但却游离在法律保护的边缘,引发了很多诸如财产、非婚子女等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01
同居之前需要注意什么?
《民法典》中对于婚姻关系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对于“非婚同居”却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只要同居双方均为未婚或是离异的状态,且行为不违法,法律便不会干涉。
当然,“非婚同居”并不是男女双方自愿就能合法同居,它的前提是双方均为未婚或离异,如果同居一方或双方为已婚,这可就触犯法律了,肯能构成重婚罪等。所以,在确认同居之前,一定要明确双方的婚姻状况。
“非婚同居”给与了恋爱中的情侣充分的自由,但这份自由的背后,却是双方权益受损时,无法获得法律的保护,这也给了很多恋爱动机不纯的人可乘之机。
02
同居之后容易引发什么问题?
“非婚同居”关系中,最容易引发的是什么问题呢?那当然是财产问题与子女问题。
财产问题,是同居关系中较为容易引发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非婚同居”期间的财产归属,很难判定。无论是日常同居生活支出,还是在租房、买房、装修等大宗支出,因为缺乏法律保护,如果结束同居关系,极易产生纠纷。
在这个问题上,专业人士建议同居双方应当签署一份“同居协议”,明确约定同居期间各自财产的归属、共同购置财产的分配方式、日常生活费用的分担比例以及同居关系终止时的财产处理原则。这份协议虽不能获得与婚姻同等的法律保护,但可以作为处理财产纠纷的重要依据。
另一个最为复杂的问题,便是非婚生子女问题。目前,我国法律已经明确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但在实际的生活以及人们的传统观念之中,非婚生子女往往面临着更多的非议,他们的权益也往往难以保障。
法院在处理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属时,通常遵循"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优先考虑子女的健康成长需求。
所以,对于非婚生子女的问题,专业人士建议同居双方应当及时办理子女的户口登记、明确双方的抚养责任、商定教育方式和费用分担,以及预先约定同居关系终止后的抚养安排。
03
同居时需要注意什么?
虽然“非婚同居”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但人们的接受程度有限,有些家长的顾虑也是有目共睹的。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家长,她担心闺女在外受欺负,也担心孩子年龄小、心性不定,担心这段恋爱关系走不长远,所以才极力反对。这样的父母,已经算是开明的父母,在有些传统观念浓厚的地方,非婚同居的人,面临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非议可能要多得多。
这种时候,就要多与家人沟通,说明同居的理由,赢得家人的支持;同时与邻居、同事、朋友等保持适当的距离,维护好个人的形象,避免因为私人关系影响社交关系及职业发展。
04
关于同居的一些小建议
1、同居之前签订“同居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财产归属等;
2、重要的财产支出凭证需保留;
3、大宗及贵重物品的收据等凭证双方签字确认;
4、同居双方及时沟通,避免矛盾激化;
5、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必要时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写在最后:
非婚同居是一把双刃剑,它能给有你自由与幸福,也可能会将你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只有同居双方,都能认识到同居关系的特殊性,了解透彻同居关系的社会责任和法律风险,未雨绸缪、明确权利与义务,才能更好的保护对方,也保护好自己。
对于“非婚同居”,你赞成吗?评论区,一起来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