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万科学习凯德商用的“轻资产”模式,去年底,引入凯雷、麦格理等投资机构,将北京金隅万科广场等项目打包出售。
王健林也不讳言,三四线城市房价低,只有走轻资产模式才能算过来账,而公司从去年就研究轻资产转型,目前已完成模块、系统、资金合作等前期准备。“从前期来看,万达模块、执行力都非常好,但目前运营的100多家万达广场里,能让万达满意的有几家?万达一年的猎头费高到吓人,但有些商场位置不好,换人也很难见效。”一位商业运营公司的高层对记者说。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表示,万达的运营能力在行业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轻资产项目能否运营好,这对万达是一个考验。“管理跟得上,就不会翻船。”王健林称,未来万达商业管理将减少人力,实现“高度信息化”。
模式2 引入基金 入股或接盘
代表企业:万科、龙湖、恒大 挑战:更像是合作开发
相比万达、凯德、大悦城等主要进行商业地产开发运营的房企,以万科为首的住宅开发商,在商业地产领域“轻资产”的探索上则更加偏向于引入基金,入股合作,补充资金。据悉,万科在商业地产运营模式上,一直倾向于学习新加坡凯德商用的“轻资产”模式,将房地产金融和商业地产发展紧密结合,并借助REITs、私募基金等金融平台来完成租售并举,“养肥”之后卖掉,从而实现资产的滚动。去年底,万科引入凯雷、麦格理等投资机构,将北京金隅万科广场等项目打包出售。
龙湖则在开发环节就引入基金。今年1月,龙湖与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联合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发展苏州时代天街项目。而此前龙湖在开发重庆观音桥龙湖新壹街综合商业地产项目时,就引入境外基金,龙湖持股51%,基金持股49%。近期恒大被曝光也将转向“轻资产”,但据了解,恒大的主业仍是住宅开发,轻资产战略更多是指运作旗下的多元化业务上市。
模式3 接洽合作方 代管盘活项目
代表企业:红星商业 挑战:缺乏明星案例或人才储备不足
虽然和万达快速做大规模的愿望相同,但商业地产后起之秀红星商业发现了轻资产模式的新商机——接洽中小房企或外行的合作方,入股或纯代管商业项目。“我们遇到很多做矿的民企、做基础设施建设的国企,或者是当地开发区里的国企,不缺钱、不缺地,但是不懂怎么做商业,项目就僵在那儿,想让我们进去盘活。”红星商业总经理李嘉介绍,目前该公司已签约了唐山等地的4-5个代管项目,储备项目超20个。
商业地产不乏“代管”式接盘,比如2012年大悦城地产签下北京东二环的悠唐广场10年租赁合约,但红星商业坚持代管项目必须拥有“冠名权”。“我们会从代管的项目里挑的,做红星自己的品牌爱琴海购物中心。”李嘉说,“否则就和代理行一样是为人做嫁衣”。
去年10月,李嘉曾对记者表示,红星商业将开启轻资产模式,除了运营红星集团自持项目外,也在寻求代管商业项目的机会。彼时,红星商业旗下仅有刚开业一年的北京爱琴海购物中心一家商场,截至目前也仅新增了昆明爱琴海一家商场。“自营2个新商场,怎么说服别人把项目交给你们管?”5月19日,在上海举行的“2015红星商业合作伙伴年会”上,李嘉面对这个尖锐提问时回应,很多项目找到他们时已经花了很多遍“无用”钱找救兵,终信任红星团队,红星也会以商场运营的成绩说话。
据了解,2013年家居行业龙头红星美凯龙为了冲刺上市,高调进军商业地产,从万达等商业龙头挖了大批中层组建团队,目前红星美凯龙改为冲刺H股上市;不在上市资产包内的红星商业,以轻资产模式急速扩张,2014年底至今大批挖人,目前“合伙人”团队已扩张到近60人,组成了“代管”输出团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