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外国人体验在北京租房

——跑100天才租到 无规则可循

参考消息网  2016-01-04 09:55

美国记者杰茜卡·迈耶斯2015年12月20日在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刊登题为《北京:一名外国人在解决住处的过程中了解到怎么在这里生活》的文章。文章称,北京面临与其他很多中国城市相反的问题:对住宅的需求极大而供给不足,尤其是价位适中的住宅。《经济学人》杂志在2014年中国40座城市住宅指数中把北京排在房价贵的第二名。全文如下:

看了30次房子,我们喜欢的那套房子有两个马桶,但没有淋浴。中国和外国朋友都警告我们在北京租房不容易。有一家人不得不在几天内打包走人,因为房东要收回房子。另一对夫妇发现下水道反味儿,难以忍受,直到他们——而不是房东——花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华盛顿,我丈夫和我走进一个楼里,看了一会儿建筑平面图就找到想住的房子。凭着新来者的天真,我们以为在一个有2100多万人口的中国城市也可以这样找到房子。

那是在经历了如下情况以前:我登上一块厚木板,进入一个建了一半、广告说是传统中式住宅的房间,爬上一面墙去看露台,目睹一位房东用一张信用卡打开一套平房的入户门。寻找住处的经历同样成为理解这座城市及其人民的一课。

北京面临与其他很多中国城市相反的问题:对住宅的需求极大而供给不足,尤其是价位适中的住宅。《经济学人》杂志在2014年中国40座城市住宅指数中把北京排在房价贵的第二名。中国房地产分析师高明(英文名迈克尔·科尔)说:“北京房价对普通人来说仍然高不可及,因此对租房的需求不断上升。”高明经营着“明天地”网站,跟踪著名的房地产投资和市场交易。他还说,由于中国白领劳动大军变得流动性更强,北京把小城市的专业人员吸引过来,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房租相差很大,从每个月70美元的地下室到天安门附近高楼内4500美元的一套两居室。有关空房和价格几乎没有任何官方资料。这时候就要用到中介。这些中间人对找房者来说既是救星也是必要的负担。他们知道哪套房子空着,哪些传统住宅重新做了室内装修。如果达成交易,中介大多要求你拿出一个月的房租作为。

肖荣(音)是一位身材娇小、语速很快且喜欢聊天儿的中介,她只看了我们一眼就给出建议:弄清楚谁是房东,签合同,要收据。肖自我介绍为“笑”,她确实爱笑,这也跟她的姓同音。她认为,市中心房子供不应求是因为人们都希望缩短上下班的。她抱怨市场“太过分”,“没道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